requestId:68b331663f39c6.21127393.
中華人民共和國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國家統計局
2025年2月28日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嚴峻形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包養留言板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改革開放持續深化,重點領域風險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扎實有力,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349084億元,比上年增長5.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1414億元,比上年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492087億元,增長5.3%;第三產業增加值765583億元,增長5.0%。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6.8%,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6.5%,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6.7%。最終消費支出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2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3個百分點,貨物和包養故事服務凈出口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5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二季度增長4.7%,三季度增長4.6%,四季度增長5.4%。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95749元,比上年增長5.1%。國民總收入1339672億元,比上年增長5.1%。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73898元/人,比上年提高4.9%。
年末全國人口140828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3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4350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54萬人,出生率為6.77‰;死亡人口1093萬人,死亡率為7.76‰;自然增長率為-0.99‰。
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3439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7345萬人,占全國就業人員比重為64.5%。全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56萬人,比上年多增12萬人。全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1%。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全國農民工總量29973萬人,比上年增長0.7%。其中,外出農民工17871萬人,增長1.2%;本地農民工12102萬人,增長0.1%。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2.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包養妹降2.2%。農產品生產者價格下降0.9%。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為23個,持平的為4個,下降的為43個;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為9個,持平的為1個,下降的為60個;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的城市個數為2個,下降的為6包養網心得8個;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的城市個數為70個。
年末國家外匯儲備32024億美元,比上年末包養甜心網減少356億美元。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7.1217元人民幣,比上年貶值1.1%。
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7%,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34.6%;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9%,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16.3%。新能源汽車產量1316.8萬輛,比上年增長38.7%;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6.8億千瓦,增長15.7%;服務機器人產量1051.9萬套,增長15.6%;3D打印設備產量341.8萬臺,增長11.3%。規模以上服務業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7.9%。高技術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8.0%,制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8.0%。電子商務交易額464091億元,比上年增長3.9%。網上零售額152287億元,比上年增長7.2%。全年新設經營主體2737萬戶,日均新設企業2.4萬戶。
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扎實推進。年末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7.00%,比上年末提高0.84個百分點。分區域看,全年東部地區生產總值702356億元,比上年增長5.0%;中部地區生產總值287156億元,增長5.0%;西部地區生產總值287350億元,增長5.2%;東北地區生產總值63451億元,增長4.4%。全年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115394億元,比上年增長5.2%;長江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630228億元,增長5.4%;長三角地區生產總值331691億元,增長5.5%。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實施取得新成效。
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深入。初步測算,全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二包養網氧化碳排放比上年下降3.4%。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發電量37126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6.4%。在監測的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空氣質量達標的城市占65.5%,未達標的城市占34.5%。3641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90.4%,Ⅳ類斷面比例為7.8%,Ⅴ類斷面比例為1.2%,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6%。
二、農業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1932萬公頃,比上年增加35萬公頃。其中,稻谷播種面積2901萬公頃,增加6萬公頃;小麥播種面積2359萬公頃,減少4萬公頃;玉米播種面積4474萬公頃,增加52萬公頃;大豆播種面積1033萬公頃,減少15萬公頃。棉花播種面積284萬公頃,增加5萬公頃。油料播種面積1429萬公頃,增加37萬公頃。糖料播種面積148萬公頃,增加7萬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70650萬噸,比上年增加1109萬噸,增產1.6%。其中,夏糧產量14989萬噸,增產2.6%;早稻產量2817萬噸,減產0.6%;秋糧產量52843萬噸,增產1.4%。谷物產量65229萬噸,比上年增產1.7%。其中,稻谷產量20753萬噸,增產0.5%;小麥產量14010萬噸,增產2.6%;玉米產量29492萬噸,增產2.1%。大豆產量2065萬噸,比上年減產0.9%。
全年棉花產量616萬噸,比上年增產9.7%。油料產量3979萬噸,增產3.0%。糖料產量11870萬噸,增產4.3%。茶葉產量374萬噸,增產5.5%。
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9663萬噸,比上年增長0.2%。其中,豬肉產量5706萬噸,下降1.5%;牛肉產量779萬噸,增長3.5%;羊肉產量518萬噸,下降2.5%;禽肉產量2660萬噸,增長3.8%。禽蛋產量3588萬噸,增長0.7%。牛奶包養女人產量4079萬噸,下降2.8%。年末生豬存欄42743萬頭,比上年末下降1.6%;全年生豬出欄70256萬頭,比上年下降3.3%。
全年水產品總產量7366萬噸,比上年增長3.5%。其中,養殖產量6062萬噸,增長4.3%;捕撈產量1305萬噸,下降0.1%。
全年木材產量13740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8.2%。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405442億元,比上年增長5.7%。包養網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8%。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4.2%;股份制企業增長6.1%,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4.0%;私營企業增長5.3%。分門類看,采礦業增長3.1%,制造業增長6.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3%。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2%,紡織業增長5.1%,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8.9%,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下降1.4%,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4.0%,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3.6%,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2.8%,汽車制造業增長9.1%,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5.1%,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1.8%,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2%。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包養潤74311億元,比上年下降3.3%。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利潤21397億元,比上年下降4.6%;股份制企業56166億元,下降3.6%,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17638億元,下降1.7%;私營企業23246億元,增長0.5%。分門類看,采礦業利潤11272億元,比上年下降10.0%;制造業55141億元,下降3.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7898億元,增長14.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5.16元,比上年增加0.36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39%,下降0.30個百分點。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7.5%,比上年末上升0.1個百分點。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5.0%。
初步核算,全年一次能源生產總量49.8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4.6%。
年末全國發電裝機容量334862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14.6%。其中,火電裝機容量144445萬千瓦,增長3.8%;水電裝機容量43595萬千瓦,增長3.2%;核電裝機容量6083萬千瓦,增長6.9%;并網風電裝機容量52068萬千瓦,增長18.0%;并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88666萬千瓦,增長45.2%。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89949億元,比上年增長3.8%。全國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利潤7513億元,比上年下降9.8%,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利潤3669億元,下降8.7%。
四、服務業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37981億元,比上年增長5.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59232億元,增長7.0%;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24729億元,增長6.4%;金融業增加值98544億元,增長5.6%;房地產業增加值84565億元,下降1.8%;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63438億元,增長10.包養網9%;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56576億元,增長10.4%。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7.2%,利潤總額增長2.4%。
全年貨物運輸總量578億噸,比上年增長3.8%。貨物運輸周轉量261948億噸公里,增長5.6%。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76億噸,比上年增長3.7%,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54億噸,增長6.9%。港口集裝箱吞吐量33200萬標準箱包養感情,增長7.0%。
全年旅客運輸總量171億人次,比上年增長8.5%。旅客運輸周轉量33886億人公里,增長13.6%。
年末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35268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694萬輛),比上年末增加1651萬輛,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30989萬輛,增加1562萬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3140萬輛,增加1099萬輛。民用轎車保有量19343萬輛,增加675萬輛,其中私人轎車保有量18204萬輛,增加664萬輛。
全年完成郵政行業寄遞業務總量1937億件,比上年增長19.2%。郵政業完成郵政函件業務9.9億件,包裹業務0.3億件,快遞業務量1751億件,快遞業務收入14034億元。全年完成電信業務總量18307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年末移動電話基站數1265萬個,其中4G基站711萬個,5G基站425萬個。全國移動電話用戶178960萬戶,其中5G移動電話用戶101405萬戶。移動電話普及率為127.1部/百人。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66983萬戶,比上年末增加3352萬戶,其中1000M速率及以上的寬帶接入用戶20683萬戶,增加4355萬戶。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26.56億戶,增加3.24億戶。互聯網上網人數11.08億人,其中手機上網人數11.05億人。互聯網普及率為78.6%,其中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67.4%。全年移動互聯網用戶接入流量3376億GB,比上年增長11.6%。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完成軟件業務收入137276億元,比上年增長10.0%。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3345億元,比上年增長3.5%。按經營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17813億元,包養增長3.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5531億元,增長4.3%。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額427165億元,增長3.2%;餐飲收入56180億元,增長5.3%。服務零售額比上年增長6.2%。
全年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9.9%,飲料類增長2.1%,煙酒類增長5.7%,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0.3%,化妝品類下降1.1%,金銀珠寶類下降3.1%,日用品類增長3.0%,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11.1%,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2.3%,中西藥品類增長3.1%,文化辦公用品類下降0.3%,家具類增長3.6%,通訊器材類增長9.9%,石油及制品類增長0.3%,汽車類下降0.5%,建筑及裝潢材料類下降2.0%。按零售業態分,限額以上零售業單位中,便利店零售額比上年增長4.7%,專業店增長4.2%,超市增長2.7%,百貨店下降2.4%,品牌專賣店下降0.4%。
全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27878億元,比上年增長6.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為26.5%。
六、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0916億元,比上年增長3.1%。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14374億元,增長3.2%,其中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15.7%。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中,分區域看,東部地區投資增長1.3%,中部地區投資增長5.0%,西部地區投資增長2.4%,東北地區投資增長4.2%。
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中,第一產業投資9543億元,比上年增長2.6%;第二產業投資179064億元,增長12.0%;第三產業投資325767億元,下降1.1%。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4%。社會領域投資下降2.5%。民間投資257574億元,下降0.1%;扣除房地產開發民間投資,民間項目投資增長6.0%。分領域看,制造業民間投資增長10.8%,基礎設施民間投資增長5.8%。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00280億元,比上年下降10.6%。其中住宅投資76040億元,下降10.5%;辦公樓投資4160億元,下降9.0%;商業營業用房投資6944億元,下降13.9%。全年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97385萬平方米。二手房交易網簽面積71812萬平方米。年末新建商品房待售面積75327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積39088萬平方米。
全年全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公租房等開工建設和籌集180萬套(間);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開工建設和籌集189萬套,城市危舊房改造開工7.9萬套;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8萬個,惠及居民966萬戶;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和農房抗震改造開工23.9萬戶。
七、對外經濟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438468億元,比上年增長5.0%。其中,出口254545億元,增長7.1%;進口183923億元,增長2.3%。貨物進出口順差70623億元。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額220685億元,比上年增長6.4%。其中,出口122095億元,增長9.6%;進口98589億元,增長2.7%。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額131645億元,比上年增長4.5%。民營企業進出口額243329億元,比上年增長8.8%,占進出口總額比重為55.5%;其中出口164717億元,增長9.4%。
全年服務進出口總額75238億元,比上年增長14.4%。其中,出口31756億元,增長18.2%;進口43482億元,增長11.8%。服務進出口逆差11727億元。
全年新設外商投資企業59080家,比上年增長9.9%。實際使用外資8263億元,下降27.1%,折1162億美元,下降28.8%。其中,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含通過部分自由港對華投資)對華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7172家,增長23.8%;對華直接投資1147億元,下降6.2%,折161億美元,下降8.4%。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2864億元,下降32.3%,折403億美元,下降34.0%。
全年對外非金融類包養網直接投資額10245億元,比上年增長11.7%,折1438億美元,增長10.5%。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2399億元,增長6.5%,折337億美元,增長5.4%。
全年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11820億元,比上年增長4包養網.2%,折1660億美元,增長3.1%。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完成營業額1388億美元,增長3.4%,占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比重為83.6%。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勞務人員41萬人。
八、財政金融
全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9702億元,比上年增長1.3%;其包養網推薦中稅收收入174972億元,下降3.4%。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84612億元,比上年增長3.6%。全年現行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政策減稅降費及退稅金額26293億元。
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313.5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7.3%;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67.1萬億元,下降1.4%;流通中貨幣(M0)余額12.8萬億元,增長13.0%。
全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32.3萬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少3.3萬億元。年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408.3萬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末增長8.0%,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252.5萬億元,增長7.2%。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308.4萬億元,比年初增加18.5萬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302.3萬億元,增加18.0萬億元。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259.6萬億元,增加17.3萬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55.7萬億元,增加18.1萬億元。人民幣普惠小微貸款余額3包養條件2.9萬億元,增加4.2萬億元。本外幣涉農貸款余額51.4萬億元,增加4.7萬億元;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4.0萬億元,增加1.6萬億元;綠色貸款余額36.6萬億元,增加6.5萬億元。
年末主要農村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人民幣貸款余額31.5萬億元,比年初增加2.1萬億元。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消費貸款余額58.7萬億元,增加0.7萬億元。其中,住戶短期消費貸款余額10.2萬億元,減少0.2萬億元;住戶中長期消費貸款余額48.5萬億元,增加0.9萬億元。
全年滬深交易所A股累計籌資4251億元,比上年減少6484億元。滬深交易所首次公開發行上市A股77只,籌資622億元,比上年減少2796億元,其中科創板股票15只,籌資152億元;滬深交易所A股再融資(包括公開增發、定向增發、配股、優先股、可短期包養轉債轉股)3629億元,減少3688億元。北京證券交易所公開發行股票23只,籌資48億元。全年各類主體通過滬深北交易所發行債券(包括公司債券、企業債券、資產支持證券、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券)籌資13.4萬億元,其中滬深交易所共上市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29只,募集資金655億元。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6101家,全年掛牌公司累計股票籌資119億元。
全年發包養網行公司信用類債券14.8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0包養網萬億元。
全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56963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5.7%。其中,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31917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0715億元,財產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4331億元。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23005億元。其中,壽險業務給付8747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賠款及給付4449億元,財產險業務賠款9810億元。
九、居民收入消費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比上年增長5.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1%。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4707元,增長5.1%。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188元,比上年增長4.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49302元,增長4.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9元,比上年增長6.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9605元,增長4.6%。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2.34,比上年縮小0.05。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9542元,中間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1608元,中間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33925元,中間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53359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98809元。全國農民工人均月收入4961元,比上年增長3.8%。脫貧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22元,比上年增長6.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8227元,比上年增長5.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1%。其中,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13016元,比上年增長7.4%,占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重為46.1%。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4557元,增長4.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5%;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280元,增長6.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9.8%,其中城鎮為28.8%,農村為32.3%。
年末全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5344 TC:sugarpopular900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