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錄:2017年世界運河城市論壇開幕式 _ 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一包養經驗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9f78f620a8d9.62177667.

 9月8日,2017年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在揚州舉行。本次論壇由揚州市人民政府、江蘇省外辦、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WCCO)、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聯合主辦。論壇主題為“運河城市在‘一帶一路’合作中的新機遇”。中國網“一帶一路”官網、中國發展門戶網進行直播,揚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余珽主持開幕式。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城市創造文明,運河聯通世界。在這秋意如畫的美好時節,我們相聚在中國大運河的發源地——揚州,共同感受古老運河的生生脈動,觸摸千年古城的歷史榮光,共同探討運河城市在“一帶一路”合作中的新機遇。

作為全球運河城市探討經驗、碰撞觀點、密切合作的重要平臺,世界運河城市論壇自2007年在揚州舉辦以來,已經陪伴我們走過了十年光陰。十年間,論壇致力于發揮世界運河城市經濟文化交流的紐帶和橋梁作用,為運河生態保護、文化傳承、資源利用提供了許多綜合服務和智慧支持。

今天,由揚州市人民政府、江蘇省外辦、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聯合主辦的2017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在此隆重開幕,讓我們再次聚首,感受“合作、分享、共贏”的精神,探尋運河文化促進城市發展之路!

現在,我很榮幸地向大家介紹出席今天開幕式的各位領導和嘉賓,首先讓我們歡迎遠道而來的國際嘉賓,他們是:

埃及布海拉省省長娜迪亞·阿卜杜勒女士;

奧立弗·加里爾先生;

內河航道國際主席、WCCO顧問大衛·愛德華茲-梅先生。

下面讓我們歡迎來自國內的領導和專家,他們是:

中國聯合國協會會長盧樹民先生;

中聯部原部長助理、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副會長竇恩勇先生;

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副會長張憲一先生;

中國世界和平基金會主席李若弘先生;

外交部外事管理司參贊林先江先生;

中共揚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謝正義先生;

中共揚州市委副書記、揚州包養網ppt市人民市長張愛軍先生;

揚州市政協主席、WCCO主席朱民陽先生;

參加今天開幕式的,還有國家有關部委、省直有關部門的領導和專家;

威尼斯等17個世界運河城市代表,北京等中國大運河沿線城市領導,楊柳青等17個中外運河古鎮領導;

華僑城集團等運河城市企業高管,亞非拉新聞媒體采訪團,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顧問、專家、會員,中國世界和平基金會等國際組織的代表。

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各位領導和嘉賓的光臨表示誠摯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首先,有請東道主中共揚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謝正義先生致辭,大家歡迎!

謝正義:尊敬的盧樹民會長,羅一民主席,尊敬的來自世界運河城市各位市長和主管,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在這秋高氣爽的美好時節,我們相聚在生機勃勃的運河之濱,共商世界運河保護和發展大計,我謹代表中共揚州市委、揚州市人民政府和460萬揚州人民向參加會議的各位來賓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關注和關心運河城市發展包養網的各位領導和各界人士致以衷心感謝!

自2007年以來,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已經走過了10年路程。這10年,對于中國大運河的千年歷史來說只是一個短暫片段,但是在世界運河城市發展交流史上卻具有里程碑意義。這10年,在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國際國內運河城市的通力合作下,我們共同見證了中國大運河從申遺到入選,大運河沿線35座城市大力推進運河遺產復興保護,實施了江淮生態大走廊等包養網一大批保護項目,達成了運河保護與申遺的“揚州共識”;這10年,運河沿線城市加強對話與合作,謀求共同發展,35座城市經濟總量增長了1.7倍,財政收入增長了2.7倍,既為全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也讓一億七千萬運河兒女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這10年,我們走出中國、面向世界,攜手世界運河城市一同發布了《世界運河城市可持續發展揚州宣言》,運河城市論壇參與國家從10個增加到27個,我們聯合60座國內外運河城市,共同發起成立了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WCCO),服務全球70多個城市,開啟了世界運河保護、傳承和利用的新篇章。

現在,中國大運河的保護和發展正面臨一個重大的歷史機遇。今年以來,包養習近平主席先后兩次對大運河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做出重要指示,強調要認真“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歷史文化資源,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深思熟慮和遠見卓識,為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指明了方向。揚州是中國大運河聯合申遺的牽頭城市,中國大運河在這里挖下第一鍬,大運河揚州段不僅擁有沿線城市中最多的世界遺產,是利用率最高的活態遺產區,中國大運河遺產保護管理辦公室、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WCCO)的秘書處也都設在揚州。在大運河文化帶包養網建設上,我們揚州要自覺擔當、奮力擔綱,深耕細作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與利用,像牽頭大運河申遺一樣,爭做運河遺產保護、運河生態文明建設、運河文化產業發展、運河文化研究與交流的全國示范,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上繼續走在全中國的最前列。

習近平主席指出,保護大運河是運河沿線所有地區的共同責任。我們認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核心在“帶”、關鍵靠“聯”。我們倡議,大運河沿線城市要服從服務于國家規劃,強化“帶狀”協同發展意識,齊心協力在“聯”上下功夫:一是在保護上體現聯動。在運河沿線城市間建立跨地區、跨部門的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聯動機制、整體規劃和統一法規,妥善處理好保護與利用的關系、遺產管理與水利航運管理的關系、文化功能與航運功能的關系,共同將大運河遺產保護工作做得更好。二是在傳承上體現聯手。通過聯手挖掘運河文化價值、聯手打造運河文化傳播平臺和聯合推出一批運河文化項目,活化運河歷史文化,輸出文化產品,共同講好運河故事,宣傳運河優秀文化,讓運河文化遺產的文化價值更好地呈現在世人面前。三是在利用上體現聯合。聚焦和緊扣“文化帶”建設,聯合打造運河文化旅游品牌、聯合發展運河文化產業、聯合構建運河城市帶,共筑中國東部地區文化產業帶和經濟增長帶,努力將大運河文化帶打造成為貫穿南北文化的大長廊、建設旅游強國的強支點。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熱烈響應。大運河文化帶西北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東南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和大運河文化帶的啟動建設,成為運河城市交流合作的重要橋梁和協同發展的歷史機遇。“一帶一路”源自中國,更屬于世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立足中國大運包養河,更愿為世界運河城市探路。我們期待,以WCCO組織為紐帶,以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高峰論壇為平臺,繼續深化交流合作,為助推世界運河城市的發展繁榮做出新的更大貢獻!我們相信,世界運河城市的合作發展必將由此掀開新的十年華章!我們也誠摯地邀請世界運河城市與揚州牽手,熱忱歡迎中外企業到揚州投資興業,為運河名城的共同繁榮和復興匯聚強大力量。

最后,祝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嘉賓在揚期間一切順利、生活愉快!謝謝大家!

主持人:感謝謝書記的致辭!

下面有請中國聯合國協會會長盧樹民先生致辭,大家歡迎!

盧樹民:尊敬的謝正義書記、尊敬的張愛軍市長、尊敬的朱民陽主席、尊敬的穆斯塔法·哈蒂德副主席、尊敬的世界運河城市各位市長及代表,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我很高興也很榮幸在這美好的季節應邀來揚州參加世界運河城市論壇,我謹代表中國聯合國協會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運河古城揚州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以其生態之美、文化之美、繁榮之美讓人流連忘返,揚州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環境,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尊敬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和諧發展理念深入人心。今天,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名世界運河城市代表再次齊聚揚州共同商討運河城市的未來發展,相信一定會碰撞出更多的智慧花火。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一帶一路”貫穿歐亞非大陸,東接亞泰經濟圈、西連歐洲經濟圈,是傳承古今文明發展之路,古絲綢之路綿亙萬里,積淀了絲路精神。四年來,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共同參與了“一帶一路”的建設,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了合作協議,一大批合作項目陸續啟動,有的已經落地生根,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民眾從合作中已經開始得到實惠。運河城市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為沿線城市的交流發展作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今天包養網ppt,運河城市“一帶一路”建設也將奉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加強對接合作,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我們將充實新內容、實現各國和城市發展戰略經濟政策的有效對接,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優勢互補,聯動發展。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工業革命以來,隨著生產方式的改變長期包養和科技的發展,很多國家經歷了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嚴重的生態危機,全球氣候變暖更是人類面臨的重要挑戰,人類發展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矛盾已經成為制約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瓶頸。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人類生態意識開始覺醒,1992年聯合國包養網車馬費環境與發展大會,2012年可持續發展大會以及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標志著人類對環境保護的認識逐漸深入,綠色循環、低碳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的共識。可持續發展也成為統領發展的概念,應該說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關系人民的福祉、關乎人類的未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習近平總書記說,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要把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實現永續發展。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已經融入了政治建設、生態建設、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的全過程,對于運河城市而言,運河孕育著城市的文明、滋養著城市的繁榮,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運河城市的生命線,因此,構筑運河城市良好的生態環境事關運河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也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和打造綠色“一帶一路”的重要體現。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時代賦予運河城市的歷史使命,也是世界運河城市的共同責任。今天,我們要借“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要古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與世界其他運河城市加強溝通,切實把大運河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使它在美麗中國建設中綻放出更加絢麗的風采。

中國聯合國協會是中國唯一以支持和促進《聯合國憲章》宗旨為目標的,且享有聯合國經設理事會的全國性的非政府組織,我們一直致力于與國內外機構合作,開展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研討等工作,借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召開之際,我們愿意與世界運河城市加強聯系,為走出一條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做出我們的努力。

最后,祝論壇圓滿成功,謝謝!

主持人:感謝盧會長的致辭!

下面有請中聯部原部長助理、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副會長包養一個月價錢竇恩勇先生致辭,大家歡迎。

竇恩勇: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在這樣一個美好的季節相聚在揚州參加世界運河城市綠色發展和中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復雜的變化,中國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融入世界,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它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順應時代潮流,契合沿線國家發展的需要,與各國發展戰略對接,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四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取得了世界上眾多國家和地區廣泛的響應和積極參與,取得了累累碩果,政策溝通不斷深入、設施聯通不斷加強、貿易暢通不斷提升、資金融通不斷擴大、民心相通也得到了促進。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務實推進,必將提升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合作水平,推動全球經濟的發展。運河是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紐帶,運河城市臺灣包養網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璀璨明珠,作為人類文明的活態遺產包養條件,運河在生態環境、綠光觀光、文化傳承等多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合作組織以運河城市為載體,以運河文化為靈魂,秉持合作分享共贏的精神連續開展世界運河城市文化交流,共享經驗,促進共同合作。本屆論壇聚焦城市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新機遇,有助于進一步發揮運河城市在政治、經濟、歷史、文化和區域優勢上的特長,擴大國際交流、豐富運河城市合作的內涵。今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深刻闡述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的精神,這一精神同樣契合“一帶一路”的合作,只要我們抓住機遇、突出特色、務實合作,運河城市必將迎來新的歷史振興和發展,成為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更具活力的典范。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支持“一帶一路”建設、支持運河城市聯盟,圍繞“一帶一路”開展的合作,增進民心相通,既是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的職責,也是中促會應盡的工作。中促會有180余名民間人士組成,是中國最大的,專門從事國際交流與合作的組織聯合體。近年來,中促會參加氣候變化大會、人權理事會、可持續發展大會等聯合國重要活動,主辦和積極參與各類重大活動,在非洲、東南亞等多個國家開展了民生合作項目。今年7月,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正式加入中促會這個大家庭,成為中促會的會員。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必將不斷提升我們的國際影響力,增進各國的友誼,促進人類和平。今年下半年,中促會積極響應習近平主席的倡議,發起了絲綢之路倡議,目前已有160個國家和260多個各類民間組織加入,中促會正在籌辦舉辦合作網絡的首屆論壇,歡迎在座的各位嘉賓關注并參與。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與心相通,中促會要與各國共同努力,不斷深化各國非政府組織和民間的交流,擴大民生合作,實施民生項目,促進民心向通,夯實國家關系的民意基礎,促進各自國家的經濟發展,造福世界各國人民,貢獻我們民間的智慧和力量。

最后,祝揚州以“一帶一路”為契機,以運河城市合作為平臺,經濟飛躍、文化傳承、環境優美、人民幸福,祝所有運河城市在“一帶一路”建設這個平臺上奏出更加華美的樂章,祝本次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主持人:感謝竇會長的致辭!下面有請主辦方之一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副會長張憲一先生致辭,大家歡迎!

張憲一:尊敬的謝正義書記、張愛軍市長、朱民陽主席,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作為主辦方之一,我謹代表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歡迎各位嘉賓一起參加世界運河城市論壇,我借此機會,對世包養情婦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秘書處為籌辦這次盛會所付出的辛勤勞動表示由衷的感謝!

從2007年世界運河城市論壇開始舉辦起,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就和揚州市政府以及后來的WCCO合作,共同主辦每年的世界運河名城博覽會和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十年來,運河在促進遺產的傳承和保護,以及推進運河城市之間人文和經貿來往、合包養網評價作機制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交流,取得了積極的進展。這期間,還成功實現了大運河的申遺和入選,我們期望運河城市合作在今后十年邁上一個新的臺階,為世界的文明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當前,論壇合作面臨的一個新的重要機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世界上一百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今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中國成功舉辦,借助這個平臺,越來越多的國家邁上了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道路。中國政府提出建設大運河文化帶,要把大運河保護好、利用好、傳承好,將其打造成為展示中華文明的新名片,被世界認可的國家文化符號。運河城市正在就此進行籌劃和實施。包養網

女士們、先生們,今年的論壇契時契機,運河城市市長對話會議,探討世界運河城市的綠色發展和中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我們相信,通過與會者的深入探討,必將為運河城市凝聚共識、攜手共進、創造機遇、催生成果,為運河城市、相關機構、相關企業帶來新的發展紅利。本次論壇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運河城市政府、運河領域國際組織、學術機構、工商企業、數百名重要嘉賓,大家共同集思廣益,以共贏打開合作通道,憑創新引領發展理念,用案例探討成功、成敗得失,探索全球運河城市共同走向發展的路徑。在此,我祝愿本次論壇圓滿成功,最后,祝各位嘉賓身體健康,在揚州渡過一段美好時光,謝謝大家!

主持人:感謝張會長的致辭!下面有請中國世界和平基金會主席李若弘先生致辭,大家歡迎!

李若弘:尊敬的謝正義書記、張愛軍市長、朱民陽主席,各位嘉賓,大家好。很高興到揚州這個歷史文化名城參加論壇,我們是來學習的,因為大運河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古往今來運河都承載著互聯互通、共享資源、拉近時空的美好期待,人員、商品、文化、信息的流動拆除了地域的圍墻,拉近了人心的距離,為各國平等對話和不同文化、不同語言的交流奠定了基礎。時至今日,盡管運河的交流地位不像以往突出,但是運河文化中蘊藏的包容情懷和跨文明合作仍然是國際社會共同的追求,運河沿線城市長期積累的文化底蘊和可持續的資源價值仍然具有豐富的現代意義。

中國,過去大運河是連接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的紐帶,是包含中華歷史悠久的文化之河,現在大運河仍連接這中國五大體系,是推進“一帶一路”重要的切入點。中國世界和平基金會和北京和平文化基金會長期以來主要是促進政府、國際組織、公民社包養會成員間多邊合作的和平使者,通過人民外交、國際資源配置和社會責包養app任服務世界,這個平臺已經得到178個國家和政府的支持。今年5月底,我們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全球范圍內開發了“一帶一路”文化互動地圖項目。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和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5月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介紹了這個項目,說這包養網是給世界的貢獻。WCCO加強運河遺產保護利用,推動古鎮文化是揚州給世界人民的貢獻和禮物,是建立友好城市文化多樣性和綠色經濟的一個平臺渠道,與“一帶一路“文化互動地圖項目不謀而合,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上周,我在烏茲別克斯坦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加會議時提出了大運河文化是“一帶一路”的重要對話,希望他們認真研究,與中國一同推廣。他們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和熱情,并期望在9月21日我們舉辦的和苑和平節時與WCCO一同來探討合作。

各位領導,讓我們共同攜手,讓大運河為人類再造輝煌,謝謝!

主持人:感謝李主席的致辭!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運河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在阿拉伯語中,布海拉的意思是“湖泊”。著名的馬赫穆迪亞運河經由埃及布海拉省流入地中海,造就了布海拉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下面有請埃及首位女省長,布海拉省省長娜迪亞·阿卜杜勒發表演講,大家歡迎!

娜迪婭·阿卜杜勒:早上好!

在布海拉,產業方面以及工業發展方面,乃至在整個埃及,我們工業發展都是非常不錯的。同時,我們已經是建立了6個工業區,一個在北部,一個在中部,在南部建立了工業群以及工業園區。現在我們有6%的工業區已經得到了很多投資,在食品等方面與中國公司開展合作。

我國非常重視運河計劃的重要性,并且也在推動鼓勵在這個區域建立一些交通運輸的基礎設施包養網,這樣能夠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但同時,也希望能夠打造綠色、能源、網絡,尤其是在發電電力行業能夠實現綠色的水利發展產業發展。

感謝阿卜杜勒省長的精彩演講!古代絲綢之路的發展,與大運河有著不可分割的地理和歷史聯系。當下,運河沿線城市如何抓住機遇,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值得深思和探討。下面有請上海社科院副院長周偉先生發表演講!

周偉: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領導:

上午好,非常高興來到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 TC:sugarpopular900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