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questId:68815db4cafab4.80873316.
重慶我來了!我叫山東扶貧協作重慶干部管理組,小名扶貧干部。別看我名字這么長,俺可是地地道道的山東人!去年夏天來的重慶,先說我為什么來重慶吧,從我的名字您就能看出端包養網倪,咱長話短說,2016年,那是一個夏天,上級要求“東西部扶貧協作……是包養實現先包養富幫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措”包養。“士為知己者用”,2017年夏天,我扛著責任帶著信仰來到重慶,一踏上重慶這方熱土,立刻體驗到這座網紅城市的魅力和熱情,熱得巴適。
脫貧攻堅是“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當下已到攻堅拔寨啃硬骨頭的沖刺期,我們面對的將是一場大仗,一場硬仗。
秣兵厲馬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先調查研究,謀劃思路措施,落實山東省委、省政府部署以及省對口支援和扶貧協作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精神,以深化落實兩省市“1+8”扶貧協作框架協議為總抓手,對標對表國務院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要求,緊盯緊扣重慶脫貧攻堅新情況新任務,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努力找準“中央要求、重慶所需、山東所能”結合點,“重疴用猛藥”,“火力”還要精、準、穩。
擼起袖子加油干!
結合當前重慶脫貧攻堅實際,發揮一線掛職干部協調推動組織包養優勢,確保協議規定各項任務落到實處。一是持續深化立體化頂層設計機制。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會同援受雙方健全扶貧協作政策體系,明確扶貧協作下步工作重點和思路。先后會同山東省發改委起草了《兩省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魯渝扶貧協作的意見》、《兩省市政府深化扶貧協作戰略合作協議》《關于山東省東西部部扶貧協作工作問題整改方案》和《山東省東西部扶貧協作三年行動方案》等,提出了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增派掛職干部人才和創新勞務協作方式等政策建議;會同重慶市扶貧辦、重慶市發改委起草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渝魯扶貧包養網協作的通知》《重慶市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問題整改方案》《重慶市東西部扶貧協作績效考核辦法》和《魯渝扶貧協作優惠政策》,從受援方角度提出配合做好工作的各項政策措施。二是持續深化多層次溝通對接機制。進一步拓展市縣(包養縣縣)對接、部門對接內涵,加強雙方人員互訪互動。到位一年來,協調組織部門、市縣互訪100余次,有效推動兩省市規劃、意見和扶貧協作框架協議深化落實。山東省政府副省長王包養書堅,時任重慶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副市長劉強等帶隊互訪。山東省發包養網改委、省衛計委、省科技廳、團省委等省直部門,濟南、臨沂、日照、濰坊、德州、聊城、濟寧、濱州、威海、泰安等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帶隊來渝考察調研,推進相關協作事項。三是持續深化寬領域調度推進機制。在濟南和重慶兩包養網地,從支援方和受援方兩個方面多次召開協調推進會議,推動兩省市包養協議簽署部門調整、完善和充實框架協議內容,對雙方協商確定的工作任務,明確目標要求、推進措施和時間節點。在前期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教育、科技、人社、農業、商務、文化、衛生、旅游等領域協作深度,扎實推動民政、國土、團委包養網、工商聯等部門加強合作,探索兩省市旅游及包養網農產品廣告免費互播、人力資源市場信息網絡互聯、社會幫扶網絡共建和城鄉建設用地指標跨省級調劑等協作模式創新。四是持續深化全方位結對幫扶機制。在原有山東14市+14強縣結對幫扶重慶14區縣基礎上,不斷拓展“攜手奔小康行動”領域,廣泛開展縣縣結對包養網、縣鄉結對、鎮村結對、醫院結對、學校結對。截至目前,山東重慶兩省市縣縣結對17個、縣鄉結對46個、鎮鎮結對10個、鎮村結對65個,村村結對10個,14區縣人民醫院、重點中小學校、職業學校均與山東方面建立結對關系,建立起起全方位、網格化結對幫扶關系。
堅持把產業合作作為深化魯渝扶貧協作的重點,更多運用市場的手段,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促進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帶動貧困群眾脫貧增收。一是著力搭建合作平臺。綜合運用“西洽會”等高層次合作載體,引導山東企業到重慶積極開展對接,推動兩地產業合作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今年3月13日至17日,組織由86人組成的山東省企業考察團來渝考察對接,召開了山東重慶扶貧協作企業投資助力脫貧推介洽談會,成功簽約項目21個,投資意向總額106.6億元。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啟動成立山東重慶扶貧協作產業合作聯盟,開放式運行、規范化管理,動員引導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魯渝扶貧協作,為包養網深化兩地扶貧協作創造更優載體、拓展更廣空間。二是著力聚焦合作重點。堅持“突出重點、互利共贏”,聚焦第一、第三產業,積極為山東優勢企業來渝投資興業牽線搭橋。到位一年來,協調達成山東發展投資控股集團投資奉節縣三峽之巔片區包養網綜合開發項目、山東文旅公司投資開州漢豐湖旅游項目、山東坤河旅游開發公司投資建設秀山水上歡樂世界旅游項目等產業合作意向70余項;推動山東黃河口水產集團到酉陽投資實施中華絨螯蟹大水面放養、山東山珍園農業科技公司與石柱縣開展桔梗和蕨菜種植加工、山東天瑞重工公司到開州投資磁懸浮鼓風機等一批項目成功落地實施。同時,在開州、巫山、石柱、巫溪、豐都、酉陽等地,積極推進山東產業園區和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策劃開通巫山——青島航線,積極推動兩省市旅游商貿合作。淄博石柱、東營酉陽、威海云陽等結對市縣開展包養網市場對接,推進重慶特色農產品拓展山東市場。三是著力創新合作模式。探索將單一依靠政府財政資金幫扶為主的方式,轉變為政府引導、金融支持、企業參與相結合的扶貧協作方式,在深化雙方多層次多領域合作上實現新的突破。推動省發改委、重慶市扶貧辦、國開行山東省分行、國開行重慶市分行簽署了扶貧協作框架協議,國開行山東分行、重慶分行承諾到2020年提供不低于30億元的信貸規模,專項用于山東省發改委確定的扶貧協作重慶重點計劃項目。會同山東省發展投資集團、重慶市對外經貿集團設立了1億元的魯渝協作企業合作投資基金,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支持14區縣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堅持以2020年全面脫貧的總體目標為導向,協調兩省市加強對接,提高就地就業和勞務輸出的組織化程度,推動勞務協作提質增效。一方面,積極拓寬就地就近就業渠道。把勞務協作的重點放在職業教育和勞動技能培訓方面,推動兩省市人社部門簽署合作協議著力脫貧就業扶貧車間、技能培訓等重點難點。到位以來,會同教育部門啟動了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劃,統籌安排山東省國家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等優質教育資源,“一對一”全覆蓋式對口幫扶重慶市職業院校。目前,重慶14所中職學院與山東成功結對,帶動重慶職業院校提升辦學水平。根據重慶需求,安排省級財政援助資金100萬元,重點對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就業創業培訓,帶領貧困群眾發展產業。組織14區縣遴選14名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代表,赴福建蓉中—廣東佛山—山東濟南等地,參加國務院扶貧辦組織的拉練式“山東省對口幫扶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示范培訓班包養網”。加強產業合作項目與重慶務工就業需求有效對接,實施了14區縣就業扶貧車間建設項目,動員山東農業龍頭企業或當地農業龍頭企業,在結對區縣遴選部分貧困村打造一批扶貧車間、扶貧工廠,讓更多貧困群眾不出家門實現就業脫貧。截至目前,石柱縣中益鄉華溪村就業扶貧車間、武隆區廟埡鄉雙橋村琳瑯中藥材有限公司就業扶貧車間等一批項目成功落地。另一方面,積極挖掘轉移就業潛力。繼續推動山東優質企業赴重慶貧困區縣對接重慶勞務公司,開展招聘活動,提高勞務輸出轉移就業成功率。會同人社系統,成功組織2018年就業魯渝行——“春風送崗助脫貧”活動,云陽縣、酉陽縣主分會場共有202家山東企業進場招聘,提供崗位2.9萬個,現場達成就業協議1000余人。會同商務部門組織企業赴重慶推介以色列建筑勞務合作項目。協調濰坊歌爾公司、佩特來公司等上市企業為貧困人口提供3000余個就業崗位。推動山東藍海集團“訂單式培養”2個“藍海班”110名貧困學生。
把人才支援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組團式”幫扶思路,在掛職交流、兩地培訓、人才選派上出實招。一是突出抓好掛職干部作用發揮。全體掛職干部到位以來,聚焦主業主責,在前方統籌推進相關幫扶項目和活動,推動兩地多領域合作,成為重慶脫貧攻堅戰線一支重要的“突包養網擊隊”和“生力軍”;同時,按照當地組織安排,積極參與班子分工,主動融入、團結共進,圓滿完成了當地黨委政府交辦的各項任務,樹立和維護了山東掛職干部開拓創新、務實肯干、紀律嚴明的良好形象。二是突出抓好教科文衛人才支持。加大教、科、文、衛等專業人才支援力度,組織結對區縣黨政機關干部和教育、衛生等專業技術人員600余人次赴山東學習培訓,安排濟南、濰坊、臨沂、聊城等市130名中小學主科優秀教師、69名醫生赴重慶支教支醫,達成山東省立醫院對口幫扶開州區人民醫院、山東科技大學支持幫助長江包養師范學院建設發展等合作意向40余項。依托山東醫療資源優勢,針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了城口“光明行”白內障手術、黔江“站立行動”髖膝關節置換手術等社會反響強烈、群眾得實惠的健康扶貧協作活動,東西協作助力殘疾人脫貧實現良好開局。協調濟寧、臨沂、泰安等地企業派員為重慶中藥材、蔬菜、肉牛山羊等產業發展和產品開發提供技術支持。會同科技部門依托山東省農科院技術優勢,扎實推進中藥材產業化示范基地、設施蔬菜種植產業化技術示范等5個科技協作項目建設。三是突出抓好志愿扶貧。會同共青團系統選派了100名山東扶貧協作重慶專項大學生西部計劃志愿者,協調后方給予就業就學等政策激勵。100名西部計劃志愿者中,有62名安排在深度貧困鄉鎮,38名安排在深度貧困村工作。
針對重慶市脫貧攻堅目標措施的調整深化情況,優化資金籌集、項目策劃流程,確保發揮效益。一是扎實做好資金多元籌集。根據國家考核要求和重慶實際包養,積極匯報銜接,推動山東省大幅提財政資金支援力度。2018年省市縣三級財政援助資金達到4.2億元,另去年省級資金結轉4000萬元,新增的結對區縣初步投入1600萬元,平均每個區縣3000萬元以上。積極鼓勵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扶貧協作,動員引導山東省企業開展慈善募捐等各類愛心活動,先后協調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魯南制藥、威高集團、包養光明乳業等赴渝開展慈善捐贈。會同山東省扶貧開發基金會籌劃設立1000萬元魯渝扶貧協作基金,專項用于在渝開展捐贈助學、醫療救助等慈善活動。會同兩省市工商聯和民政部門,深入開展“萬企幫萬村”等活動,彌補社會動員力量不足等短板,構建傾心傾情傾力的社會大扶貧格局。二是扎實做好項目策劃實施。為重要任務,組織14結對區縣梳理提報了三批省級援助資金項目需求。按照聚焦精準、突出重點等原則,策劃實施了援助18個深貧鄉鎮救護車等第一批(0.5億元)省級援助資金項目34個、設立魯渝協作企業合作投資基金等第二批(1億元)省級援助資金項目24個,提出了第三批省級援助資金(1.68億元)投資計劃安排建議,著力提高援建資金項目集中度,在展示山東元素、體現山東特色的同時,切實為山城人民辦實事、辦好事。三是扎實做好資金使用監管。會同重慶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了進一步加強山東省扶貧協作政府援助資金使用管理的通知,明確資金用途、健全撥付程序,確保資金使用安全、規范,最大限度發揮好資金效益。四是扎實做好審計考核相關工作。2017年,接受了省審計廳東西部扶貧協作專項延伸審計,認真查擺問題,加緊整改提高。會同省對口支援辦、重慶市扶貧辦和重慶相關區縣,切實做好扶貧協作各項基礎工作,接受了國務院首次組織的東西部扶貧協作交叉考核。
在做好業務工作的同時,我們狠抓掛職黨員干部隊伍建包養設。一是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借鑒山東省對口支援成功經驗,充分考慮東西部扶貧協作實際,制定了山東扶貧協作重慶干部內部管理制度,涵蓋組織和會議管理、學習宣傳和文化建設、財務及接待管理、紀律檢查、保密、包養居住管理、請銷假等七個方面,切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二是探索創新包養網管理方式。針對14市掛職干部分散在14結對區縣實際,創新實施了分片管理方式,14區縣按照區位就近分為3個小組,在省扶貧協作重慶包養網干部管理組領導下抓好所轄區縣各項工作。三是調整充實干部隊伍。今年以來,兩省市組織部門協商,全面調整了山東掛職干部分工,對掛職干部領隊,調整為掛任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展改革委和市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專職分管、統籌協調魯渝扶貧協作工作;對市級部門掛職干部全部調整到對口部門掛職。積極協調前后方組織部門,從簽署框架協議的省級部門、14市和結對縣市區增派掛職干部,前線工作力量顯著加強。四是切實強化黨建工作。先后6次召開全體掛職干部會議,對學習貫徹包養網黨的十九大精神、旗幟鮮明講政治、嚴守紀律規矩、強化團隊建設等提出明確要求。在全體掛職干部編入掛職單位黨組織、包養參加當地黨組織組織生活的同包養時,經省直機關工委批準,成立管理組黨委、紀委和管理組直屬黨支部、包養各分片管理組黨支部,深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各項部署要求。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逝者如斯,又是一個夏天。截至目前,重慶的14個國家級貧困區縣中有5個實現脫貧摘帽,3個正在接受國家摘帽驗收,貧困人口下降到22.47萬人。(宋海明 王法武)
TC:sugarpopular900
發佈留言